來源
泰州新聞網(wǎng)
記者
編輯
馬煉
【大會現(xiàn)場。朱其攝】
7月2日凌晨2:59的哈密火車站臺,夏風裹挾著戈壁的干燥氣息撲面而來,江蘇省口岸中學新疆部分管校長周文健將4名學生的行李遞給新疆哈密教育局接站人員,,這是口岸中學教師家訪團連續(xù)第20年護送新疆班學子返鄉(xiāng),也是大家跨越萬里,,再次深入天山腳下,,開展暑期家訪,。
列車上的星夜兼程
6月30日,,口岸中學新疆部高一,、高二年級254名學生圓滿完成一年學業(yè),帶著成長的收獲啟程返鄉(xiāng),,學校新疆部、本地班11名教師組成的家訪團專程護送,?!疤┲葜翞豸斈君R,,相距4000公里,車程40小時,,務(wù)必確保每個孩子的安全,,一定全部送到!”雖然學校早早制定了返疆工作方案,,對護送隊伍,、注意事項等作了周密安排,但臨行前,,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朱堯還是一遍遍囑咐大家。
下午3:30,,泰州火車站月臺,,Z364次列車緩緩進站,學生們抑制不住滿臉的喜悅,,迫不及待走進車廂,。看著歸心似箭的孩子們,,學校第一屆新疆班主任戴承忠不禁回想起20年前第一批新疆班學生離校時的場景,,“這些孩子獨自離家,萬里求學,,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戴承忠做了統(tǒng)計,,20年,,口岸中學已累計護送1690名新疆學子返鄉(xiāng)。
列車一路西行,,從高樓林立到戈壁灘涂,,從艷陽高照到暮色降臨,11名老師全程陪伴新疆學子,,和大家談心,、說理想、唱起家鄉(xiāng)的歌謠,,一路歡聲笑語,。深夜的硬臥車廂,學生們已沉沉入睡,,老師們卻不敢合眼,,大家輪班巡查,時刻關(guān)注學生身心狀態(tài),。
7月2日凌晨2:59,,列車到達第一批學生下車的站點新疆哈密,,老師們與當?shù)亟逃肿龊媒唤樱俣葐⒊?;凌?:17,,第二批3名學生抵達鄯善;清晨6:37,,第三批5名學生抵達吐魯番,;40小時的星夜兼程,列車于7月2日上午7:30到達終點站烏魯木齊南站,,老師們將全部學生一一交接,、安全送達,實現(xiàn)“從校門到家門”的閉環(huán)管理,。
天山下的深情對話
護送完全部學生,,老師們顧不上休息,立即馬不停蹄地開始家訪,。根據(jù)安排,,家訪團此次暑期家訪的走訪地區(qū)集中在吐魯番、喀什,、阿克蘇,、伊犁地區(qū),共走訪8名學生,。
▲省口岸中學新疆班暑期家訪團與學生家長親切交流,。王馨鳳 供圖
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烈日灼熱,柏油馬路被曬得發(fā)軟,,當家訪團來到學子麥合麗亞家,,立馬被熱情地迎進屋內(nèi)。老師們和麥合麗亞的父母親切交談,,了解家庭情況,,交流麥合麗亞的學習狀況,并介紹了學校發(fā)展情況以及新疆班辦學情況,,希望麥合麗亞利用暑期多讀書,、讀好書。
在吐魯番,,家訪團還看望了在學校完成三年派駐工作的阿力木老師及家人,,感謝阿力木老師三年來為口岸中學新疆部的傾心付出及家人無私的支持?!霸附逃馊缭蹅冃陆目矁壕?,滋養(yǎng)生命的綠洲?!狈謩e時,,阿力木緊緊握住周文健的手,,深情地說。
隨后,,家訪團來到家住喀什的高二學生阿力木家時,他正和弟弟一起幫媽媽干活,。學校新疆部年級組副主任,、高二年級班主任陳建軍輕輕撫摸著阿力木的頭,為他的懂事感到欣慰,。在詢問了兄弟倆的暑假安排后,,陳建軍語重心長地叮囑阿里木,要和弟弟互幫互學共同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將來報效祖國,做民族團結(jié)的促進者,、踐行者,,暑期也要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減輕母親的負擔,。阿力木不住點頭,。
在位于巴楚的麥代提卡爾家,麥代提卡爾憨厚的父親熱情地用當?shù)靥厣兔朗痴写以L團,,感謝老師們的辛勤教育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更為老師不遠萬里前來家訪,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感動不已,?!懊褡鍒F結(jié)一家親!”不善言辭的麥代提卡爾的父親不斷重復著這句話,。
傳承中的教育薪火
今年是口岸中學新疆班辦班20周年,,為總結(jié)新疆班辦班成果,激勵新疆班學生學習熱情,,學校在暑期家訪過程中特別開展辦班20年優(yōu)秀畢業(yè)生回訪活動,。
“戴老師,還記得那年除夕,,您在食堂教我們包餃子,,那是我吃的最香的一頓年夜飯?!薄袄钪魅?,當年我在學校,您像媽媽一樣關(guān)心我的生活,,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薄?月3日下午,學校新疆班2009屆,、2011屆,、2017屆5名畢業(yè)生與老師們熱切相擁,深情回憶曾經(jīng)在口岸中學求學時難忘的人和事,,暢談畢業(y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言語中飽含了滿滿的感恩之情??粗?jīng)的孩子們?nèi)缃褚咽谴笕四?,周文健由衷地為他們的成長感到高興。他說,,聚是一把火,,散是滿天星,希望所有新疆班畢業(yè)生永葆正直,、大愛,、堅強、擔當?shù)膬?yōu)良品質(zhì),,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力,,為國家、為新疆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7月5日下午,,家訪團還專程趕往喀什回訪新疆班2017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阿卜拉江。2017年,,阿卜拉江從口岸中學畢業(yè)后,,考取了南京師范大學,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喀什疏附縣,,在疏附縣一中任教,,并與該校同為新疆高中班畢業(yè)的一位教師結(jié)為夫妻,二人共同為新疆的教育事業(yè)辛勤耕耘,。經(jīng)過風景秀美的鄉(xiāng)間小道,,家訪團來到位于疏附縣塔什米里克鄉(xiāng)的阿卜拉江家中。一見戴承忠,,阿卜拉江激動地與他緊緊相擁,。戴承忠是阿卜拉江高中四年的物理老師,更是他高中四年的“教師爸爸”,,再次相見,,他有太多話要對“爸爸”說。阿卜拉江詳細介紹了新疆當?shù)氐慕逃虒W情況,尤其是泰州教育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新疆的教育發(fā)展步伐加速,,這讓家訪團感到十分欣慰。午后的陽光熾熱燦爛,,照著兩代教育者的影子在墻上重疊成高高的山巒,。
作為此行最后一站,家訪團還前往伊犁昭蘇縣泰州中學開展聯(lián)合教研活動,。
七月的熱風掠過伊犁河谷,,回程的路上,家訪團認真整理著每天的家訪日記,,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新疆學子對優(yōu)質(zhì)教育的期盼和家長們信任與感恩的目光,深感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肩頭的責任和使命,?!坝媚_步丈量教育的廣度,用真情傳遞團結(jié)的溫度,,讓每一個‘紅石榴’都在愛的滋養(yǎng)下茁壯成長,,是我們新疆部每個老師的使命?!敝芪慕≌f,。
從長江之畔到帕米爾高原,口岸中學新疆班暑期家訪的腳步還將繼續(xù),,正如那列奔馳在泰疆兩地的列車,,載著知識與愛的種子,續(xù)寫生生不息的育人詩篇,。